- 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强酸、强碱介绍
- 点击次数:9259 更新时间:2015-07-22
一、玻璃仪器的分类
玻璃因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、热稳定性、机械强度和透明度而被制成各种器皿,广泛地应用在监测分析中。
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(SiO2)。因氧化钙(CaO)、氧化钠(NaO)、三氧化二硼(B2O3)、硼砂(Na2B4O7·10H2O)及硅酸盐等的含量不同,分为普通玻璃(即钠钙玻璃)、硬质玻璃(即硼硅玻璃)、石英玻璃。
各类玻璃具体性能如下表:
玻璃类别
主要成分及含量
可制作仪器类别、性能及主要仪器的名称
普通玻璃(钠钙玻璃)
SiO2:70~75%
Na:12~14%
Ca:3~4%
量器类,不宜加热。常用的有:量筒、试剂瓶、容量瓶、滴定管、比色管、吸管等。
硬质玻璃(硼硅玻璃)
SiO2:80%
B:12~13%
Na、K:4~6%
容器类、烧器类,可加热。常用的有:烧杯、试管、锥形瓶、蒸馏瓶等。
石英玻璃
SiO2:99.5%
痕量分析及光学分析类,耐高温、耐酸性(HF除外)、能透过紫外线。常见的有:比色皿、蒸发皿、坩埚等。
二、常见玻璃仪器的名称及规格
序号
名称
规格(容量/mL)
主要用途
1
烧杯
50、100、250、400、500、800、1000、2000
溶解样品、配制溶液
2
锥形瓶(三角烧杯)
100、250、500、1000
加热处理试样、滴定分析
3
容量瓶
25、50、100、200、250、500、1000(无色、棕色)
准确配制标准溶液、稀释样品
4
移液管(吸量管)
1、2、5、10、15、20、25、50、100
准确移取不同量的液体
5
滴定管
常量:25、50、100
滴定分析
6
试剂瓶
60、120、250、500、1000(分为无色、棕色)
存放液体试剂(细口)、存放固体试剂(广口)
7
滴瓶
30、60、120
盛放各类指示剂及少量滴加试剂
8
标准漏斗
直径/mm:50、60、75、90、120
用于过滤、沉淀
9
称量瓶
直径×瓶高/mm:φ25×40、φ40×25、φ30×50、φ50×30、φ35×70、φ70×35
扁形用于分装烘干药品、高形用于重量分析法。(放入烘箱烘干样品时,应打开盖子)
10
比色管
10、25、50、100
进行比色分析
11
干燥器
直径/mm:120、180、210、240
放置烘好的试剂及样品(过热物体不能放入)
三、分析样品消解时常用的强酸、强碱一览表
盐酸
作用
主要靠其酸性、还原性及对一些金属离子的配位性。
应用
主要用于弱酸盐(如碳酸盐、磷酸盐等)、一些碱性氧化物、一些硫化物及电位次序在氢以前的金属或合金的溶解。
缺点
高温下盐酸容易挥发损失
硝酸
作用
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
应用
几乎所有金属(除铂、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及铁、铝、铬不宜使用外)、几乎所有硫化物及其矿石皆可溶于硝酸,还可破坏测定有干扰的有机物。
缺点
硝酸在酸性条件下及高温下易分解,并且消解后溶液中常存在氮的低价氧化物,应煮沸除去,以免干扰后续的分析。易与含羟基的化合物形成易爆的酯类物质,造成消解过程的安全问题。
硫酸
应用
与硝酸相近,但氧化能力不及硝酸,其特点是沸点高(338℃),可在高温下对样品进行消解,也可破坏试样中的有机物。
缺点
碱土金属和铅等硫酸不溶于水
磷酸
作用
酸性、高温时形成的焦磷酸和聚磷酸对某些金属有配位作用,使消解液沸点升高
应用
能单独作用,也能与硫酸混合使用,使用时,磷酸可与铁离子及其他离子配位,从而可消除因这些离子引起的干扰。
高氯酸
作用
浓热的高氯酸具有强的脱水和氧化作用
应用
常用于不锈钢、硫化物的分解和有机物的破坏。可将铬、钒、硫等氧化为其相应的高价氧化物。由于沸点高,加热蒸发至冒烟时可驱除低沸点酸,所得残渣加水很容易分解。对含有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试样,应先用硝酸加热破坏,然后再用高氯酸分解,或直接用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液分解,在氧化过程中随时补加硝酸,待试样全部分解后,才能停止加硝酸。一般来说,使用高氯酸须有硝酸存在,这样才安全。
缺点
在使用高氯酸时应注意。含量低于85%的纯高氯酸在一定条件下十分稳定,但与有强脱水剂(如浓硫酸)或有机物、某些还原剂在一起加热时,会发生剧烈爆炸。
氢氟酸
作用
对高价态元素有强的络合作用,强酸性
应用
一般不单独使用,常与硫酸、硝酸和高氯酸混合使用。
缺点
对玻璃、陶瓷器皿腐蚀,常需要铂质器皿消解样品。
(20~30%)
NaOH溶液
作用
强碱性
应用
用来分解铝、铝合金及某些酸性氧化物。分解应在银或聚四氟乙烯器皿中进行。